正午12点

新闻联播2024-12-29文字稿

[视频]《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日文版出版发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一书日文版,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该书日文版和此前出版的英文、法文、俄文、阿文版,对于国外读者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的现代化新图景,增强国际社会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习近平就韩国客机失事向韩国代总统致慰问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2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韩国济州航空发生客机空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韩国代总统崔相穆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贵国济州航空一架客机失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慰问,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视频]【我们的2024】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文化的兴盛繁荣。2024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中华文脉绵延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果丰硕,凝聚起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2024年,是中国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一年。

7月,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位居世界前列。

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达44个,持续位居世界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一年来,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将推动文化发展融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从走进天津古文化街、湖南常德河街,到考察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甘肃麦积山石窟、湖北云梦县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就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引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向纵深推进。

神州大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相辉映,展现出勃勃生机。

2024年,是中国人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的一年。

这一年,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鼓与呼,从舞台艺术到电影电视,一批植根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广受好评。

在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扎根基层,全年演出超过1万场,把“文化大餐”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迎来建院17年来演出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推出歌剧、舞剧等各类演出超1200场,以丰富多彩的精品舞台艺术,让观众享受多元文化之美。 

火热的“村超”、热闹的“村晚”,推动移风易俗,绘就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

从城市到乡村,全国3300多个公共图书馆,1万多家文化馆、博物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近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覆盖社区街道、旅游景区等各种场景。

2024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持续兴盛、文旅融合更加深入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的生活有了更多更美好的“诗”和“远方”。

从国潮文创到国风市集,古老文化融合现代设计,好看的创意产品带火文化消费新风尚。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将馆藏资源转化为各式文创产品,彰显中式审美,让文物“活”起来。

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大唐不夜城、龙门石窟等推出的文化新空间、新场景,让观众在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中,穿梭历史长河,感受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1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

2024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一年。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不仅斩金夺银,还把国风国韵和独特的东方美学展现给全世界。 

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把传统建筑、服饰、神话故事融入其中,以创新表达在海内外广受好评。 

72小时、144小时、240小时,中国的过境免签政策不断放宽、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之美,看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今日之中国,亿万人民凝心聚力,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